玩具:孩子成长的伙伴
来源:锦江区图书馆作者:浏览量:

 

孩子对玩具有一种天然的情感。"幼教之父"福禄贝尔把孩子的玩具意为"恩物",意为上帝对于儿童的恩赐。孩子看见玩具时的眼神,那么兴奋、冲动和陶醉,就如看见天使一般。摆弄玩具的过程,也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进步,玩具的生产也在不断改进创新,玩具的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精巧程度越来越高,玩具的产业链由此迅速扩展,以至市场上的玩具目不暇接。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玩具,如何合理地利用玩具,如何充分发挥玩具的作用,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什么才是好玩具呢?我们买东西时会货比三家,物美价廉的东西是首眩同样,选择玩具时,头脑中最好也建立性价比的概念,即考虑功能和价格两重因素,两者的比值越大,性价比越高。那么,什么样的玩具功能是高效的?总体来讲,孩子可以亲自动手改变、拆卸,具有多种可用性、可玩性的玩具更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当我们把有价值的玩具带回家,玩具怎么玩,也有一个价值最大化的问题。玩具和游戏不可分割,利用玩具开展各种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及时有效地陪孩子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必要时提升、拓展你们之间的游戏,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玩具的价值。

当前,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因为互动性强,很容易吸引孩子。科技产品是"双刃剑",虽能极大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促进智力发展,但也容易上瘾,对身心造成一定伤害,建议趋利避害,谨慎使用。

总之,玩具作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只有用得恰当,才能用得有效。

玩具构建儿童与世界的关系

文/张雯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学博士,擅长领域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健康人格、箱庭疗法、团体心理辅导。

对儿童来说,玩具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玩具陪伴儿童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不仅是他们成长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更是开发智力,促进学习和身心健康成长的辅助工具。

玩具构建儿童与世界的关系。与不同意义的事物相互作用,给予儿童看待世界不同的视角。只有获得更广更丰富的视角,才能使得儿童成为完满丰富的存在。由此,玩具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一种表面的操作,而是对心灵的塑造。儿童在游戏中创造性地使用玩具,突破常规寻求不同变式,在想象和表现中获得愉悦和成长。好的玩具能够在儿童与世界之间建构起富有意义的关系。

玩具能在游戏中与儿童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的价值贯穿整个游戏。玩具的价值也正是在于消除了儿童与世界的距离,展现了"我就是这个世界"、"我与世界合二为一"的融合感。例如,勺子对于大人来说是吃饭的用具,但对于儿童来说,通过勺子敲打桌子、碗、盘等不同的物件所发出的声音让儿童惊奇和喜悦,从而拓展了对周边世界的认识,因此勺子玩具的意义就超过了用具。

玩具于儿童而言是他们的伙伴,而非冷漠的没有知觉的物理实体,它创造了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儿童通过玩具与世界发生的是一种生命对生命的发现和交往,他们将周围的一切都设想为充满生命的、有感情的,玩具被儿童打上了人格化的烙印,留下了他们自己生命的痕迹,儿童透过玩具去发现背后隐藏的生命意义。在现实中或许被称作是虚构的,然而在他们心里却无比真实,因为它激荡起了他们最真切的喜怒哀乐。走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儿童不是一个只会模仿的机器,也不是墨守成规的小大人,而是充满鲜活的创造力和强劲生长力的个体。

游戏最能体现儿童的创造精神,好的玩具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创造的热情和想象力,而不是将儿童的行动、思维和情感固定于一套僵死不变的程序之中。

此外,玩具还应该是引发儿童与外界交往的媒介,人是交往的存在,玩具应该引起交往而不是瓦解和堵塞交往。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玩具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载体,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家长在选取玩具的时候,应该结合儿童的发展阶段、考虑到儿童的心理需求,让玩具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伙伴,而不是让儿童沦为孤独的游戏者。

性价比高的玩具是好玩具

文/储朝晖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博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对大学精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陶行知思想三个方向研究比较深入,曾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成就展教育专题文字组长。

孩子需要玩具,但孩子选择玩具更多关注好不好玩,不去想它实际值多少钱,因而家长常常不得已买了高价低值的玩具。家长在选择玩具时,最好在头脑中建立性价比的概念,就是玩具的效能与价格的比值,这一比值越大,越适合购买。

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尽可能买效能较高的玩具。通俗地说,玩具的效能就是指特定的玩具对特定的儿童成长发展是否真的有用。如那些能让孩子充分展开想象,能按他的意愿百般变化,能随意拆拆拼拼、摔摔打打的玩具;以及那些简单自然、原始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对于孩子来说才更宝贵。如果一个玩具只能由成年人演示给孩子看,而不能让他手脚并用地亲自参与进去尽情玩一把,那效能就会很低。比如,精致的遥控车只怕是能玩几次,还需要不断换电池,哪一个部分的损坏就会导致整体失灵,性价比就比较低,等孩子新鲜劲一过,他还是愿意骑着不花多少钱,但性价比较高的小椅子去"开汽车"。

事实上,各种玩具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价格昂贵的玩具一定不适合孩子,只去买那些价格便宜的;而是说,家长为孩子选购玩具应考虑孩子的需要和喜好,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价值判断为标准;同时分清孩子是一时好奇还是真实需要,尽可能客观评估玩具的性价比。对此可提供的建议有几点。

首先,选择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性别特征和发展水平的玩具。年龄不同,孩子对玩具的喜好和使用也不同。比如,2~3岁的孩子运动能力发展很快,需要能推拉的鸭子车、能追逐扑抱的大皮球等等。3岁以后,积木、积塑、娃娃和娃娃家的材料、娱乐玩具等,都能成为孩子的最爱。

其次,尽可能选择能够活动、多变化、花样翻新的玩具。这样的玩具由于自身效能的多样性摊薄了成本,提高了性价比,且能让孩子手脚并用,在动脑动手进行游戏的同时发展注意力、想象力和观察力,增强体力。如皮球、积木、沙堆、小棍、折纸、剪纸等都有无穷的玩法,都有发展不尽的智慧,使孩子百玩不厌、花样翻新,有效发展他们的智力。

再者,尽可能选择与孩子生活关系密切、能参与其中的玩具。这些造型简单的玩具,更能吸引孩子,能让人产生愉悦感,如各种娃娃、动物、简单的机械玩具、造型玩具等。

最后,尽可能在具有相同功能的玩具中进行价格比较。选择性能比较优越、价格相对低廉的;用环保材料制作、做工精细、质量合格、厚实质朴、不容易损坏的玩具。并且最好带着孩子一起眩有的玩具在孩子手中不到两三天便出现缺陷或损坏,孩子不再看它一眼,钱也就浪费了,因此要考虑玩具是否耐摔、耐洗等,可持久的玩具性价比就会高起来。

同孩子一起玩玩具

文/李娟

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学前教育学》主讲教师,对幼儿玩具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通常,家长只要有时间都喜欢和孩子一起玩。但当问及"是否经常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回答"经常"的家长并不多。原因很多,一方面父母皆为上班族,回家后处理完家务精力已所剩无几,能陪伴孩子游戏的时间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家长对亲子游戏的作用认识不足,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玩玩具,自己就不必插手了。现在独生子女居多,朋友变少,父母陪伴的时间也减少,玩具功能就逐渐异化为孩子特殊的"保姆"。但众多研究表明,玩具和游戏是联系在一起的,利用玩具开展各种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

下面以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摆弄的"形象玩具"为例,简单谈谈家长在孩子玩玩具过程中可以做些什么。

"形象玩具"的造型是模拟人物、动物以及其他物品等原物的形象,如儿童最熟悉的娃娃、小动物、交通工具、医疗用品和军事游戏玩具等。

娃娃是儿童最喜爱、也是玩法最多的形象玩具。家长可以为游戏的开展准备必要的玩具材料。可选择塑料制作的四肢能活动的男女娃娃,塑料制作的娃娃家具、茶具和餐具、奶瓶、娃娃穿的衣服等。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增添不同角色的娃娃,介绍玩具的名称、特征及使用方法。同时注意逐渐丰富娃娃家的游戏内容,如3岁的孩子完全模仿成人简单的动作,家长可以建议他使用更多的玩具为娃娃服务、安排娃娃的生活,如当娃娃的老师、妈妈、给娃娃说儿歌、讲故事等等,使幼儿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好奇心使孩子对各种交通玩具很感兴趣,这类玩具很多,如小汽车、急救车、消防车、飞机、轮船……4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游戏时反映大街上的热闹情景:几辆汽车排列成行,一串串地行驶,家长可适时加入,如同孩子一起摆上交通岗、红绿灯,用语言和动作指挥交通等等;开展司机、售货员和乘客之间的游戏。还可以同孩子一起将长方形纸箱稍微加工,去掉箱盖,放进小板凳,并准备一个自制驾驶器,开展汽车游戏。或者,把小船放入水中,拨水助船前进,孩子对此玩法倍感兴趣。对于一些可装拆的、结构简单的交通玩具,孩子还可以扮演维修工人,在家长指导下尽情拆装,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更高。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游戏结束后有意识地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一开始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收拾,同时要为孩子创造收拾整理的条件,可设置玩具架、玩具箱或玩具柜,以孩子自己能取放的高度为准。

趋利避害使用电脑及网络玩具

文/卢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讲师,主要研究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育,目前主要关注影响早期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发展的养育经历,如家庭阅读环境、亲子互动质量、电子媒介使用等。

随着手机、网络、平板电脑的出现,电脑及网络玩具势不可挡地走进孩子的生活,传统玩具失去了魅力。

有关媒介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美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已持续数十年。研究指出,无论是"旧"媒介,如电视、电影、杂志;还是"新"媒介,如网络和社交网站、电脑游戏、智能手机、ipad等,对孩子的发育、行为和学习都会产生双面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儿童每天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容易出现攻击行为、过早的性行为、吸烟酗酒、肥胖和在学校学习成绩差等。也有证据表明,电子产品通过一些教育软件能提高儿童早期语言、阅读能力,对亲社会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

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建议家长堵不如疏。孩子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电子产品,家长不能一味简单地采取禁绝的方式。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家长应尽早建立一个家庭媒体使用计划,以减少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在建立计划时需要问两个关键的问题:"我的孩子每天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有多长?""孩子的卧室有没有电视机或互联网连接设备?"

家长在制定媒体使用计划时,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2岁以下的孩子不看电子屏幕(如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研究显示,2岁以下的婴幼儿应尽量少接触这些电子屏幕,家长应该让孩子多与人交流,而不是和屏幕面对面进行"人机对话",否则将对其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

大于2岁的孩子,接触各种电子屏幕的总时间,每天不超过2个小时。

父母应尽量避免孩子在床上看电视,不要在孩子的卧室安装电视或电脑。

选择观看的内容很重要。网络作为一种新事物,相关规定尚不完善,网上的内容鱼龙混杂,不少玩具制造商摸准孩子喜好追求当下刺激的特点,以恐怖、惊险、离奇、搞笑来吸引孩子,这些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父母应对内容认真把关,同时尽量和孩子一起玩,玩的过程中可以用语言启发孩子的好奇心,适当讲解里面的科学原理,并引导孩子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同时也防止孩子误删系统文件、访问非法网站、点击或感染病毒。

父母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在陪伴孩子玩耍时手机、ipad不离手的现象。

总之,电脑与网络玩具比传统的实体玩具更复杂,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使用时要注意趋利避害。

来自:搜狐教育网

尊敬的用户:      有什么可以帮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