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AI+图书馆”融合模式,构建智慧高度与人文厚度的服务新格局:图书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通讯员 纪瑶 凌珑

图/通讯员提供

4月28日,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会推广会主办,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承办的“AI赋能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行图书馆。会议期间,同步举行了2025年广东高校图书馆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将在全省高校开展推广的经验案例收集及分享,在全省各高校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深化“AI+图书馆”融合模式<strong></p>
<p>图书馆</strong>,构建智慧高度与人文厚度的服务新格局:图书馆

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程焕文、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会秘书长陈凌、索引学会副理事长叶艳鸣、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方家忠、教育出版传媒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许长江等嘉宾出席会议图书馆。来自全国图书馆界的230余名围绕“AI赋能图书馆,共筑未来学习新乐园”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

“技术手段需回归育人本质,AI赋能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数据洞察优化服务供给,而非替代人文关怀图书馆。”程焕文说,只有让技术服务于读者的深度学习和思维成长,才是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价值落点。

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AI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是图书馆服务升级的核心引擎,需要从“资源服务型”图书馆向“育人服务型”图书馆转型,以学习者为中心重构智慧化服务体系;同时,数据要素与开放共享是转型关键支撑,须构建全域联动的未来学习中心,实现资源管理、科研支持与用户需求精准匹配;此外,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知识育人、文化传承”的初心,在技术浪潮中锚定价值坐标图书馆

本次研讨会为AI时代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凝聚了智慧与共识,图书馆行业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以“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为实践抓手,深化“AI+图书馆”融合模式,在数智化浪潮中构建兼具智慧高度与人文厚度的服务新格局图书馆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校长邹建华指出,图书馆作为“学术心脏”在数字化浪潮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定位,要构建开放、共享、智能的知识服务体系,在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彰显人文关怀图书馆。他说,图书馆的角要从传统的“书籍借还者”向“知识服务的提供者”“学习环境的创新者”转变,亟需以技术革新推动服务升级。

编辑:严哲川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jjqlib.net/post/184.html

友情链接: